金秋10月正是獼猴桃大量上市的季節,然而一則“請不要再買獼猴桃!”的消息在朋友圈瘋傳,讓想要嘗鮮的市民心里犯了嘀咕。消息稱被譽為獼猴桃之鄉的陜西周至縣依靠膨大劑增產,而膨大劑會對人體神經系統造成傷害,造成兒童發育不良等。記者向青島農科院專家求證得知,膨大劑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獼猴桃在內的多種瓜果中廣泛使用,正常使用膨大劑,在成熟瓜果中含量極低,對人體無害。
近日 ,島城的水果攤上多了獼猴桃的身影,然而,朋友圈里熱傳的一條消息卻給剛剛大批量上市的獼猴桃潑了盆冷水。該條消息圖文并茂地展示稱,被譽為獼猴桃之鄉的陜西周至縣,果農將樹上的獼猴桃依次浸泡在摻兌好的膨大劑中,同時還指出,吃了膨大劑后,原本100克左右的獼猴桃可以凈增重80克左右。更讓人擔心的是,消息稱膨大劑還會對人體的神經系統造成傷害,也會造成兒童發育不良、癡呆等不良后果。
10月8日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個果品批發市場,發現使用膨大劑并非獼猴桃的專利,西瓜、甜瓜、葡萄甚至蔬菜里的茄子等果蔬都會使用膨大劑。
“那些比較飽滿的水果一般在開花坐果的時候都會用膨大劑,這個東西挺普遍的,沒聽說有什么問題。”在伊春路農貿市場上,一名張姓老板告訴記者,據他所知,現在市面上的葡萄、柿子、西紅柿、蘋果等多種果蔬都會使用膨大劑。
萊西農戶李先生向記者透露,膨大劑在果蔬種植中使用很普遍,一般在花期末期開始坐果的時候使用,不同的果蔬使用量不同,用后效果也有差異。“在水果快成熟的時候就沒人用了,因為這時候用了水果口感反而不好了,而且也不容易保存,所以上市的水果表面膨大劑殘留量很低。”
10月 8日下午,記者就此咨詢了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果茶所專門從事獼猴桃種植研究的張翠玲研究員。張老師介紹,膨大劑屬于植物生長調節劑中的一類,具有加速細胞分裂,促進細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質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增大的作用 。常用的有氯吡脲 、赤霉酸,可作為植物生長調節劑,1992年正式獲準我國農藥登記。
按照國家標準GB2763規定 ,氯吡脲可以在獼猴桃中使用,最大殘留量為0.05mg/kg。我國對植物生長調節劑采取了嚴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使用規定。在農業生產允許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必須要進行登記注冊。在登記注冊過程中,會對其安全性進行嚴格的評價和測試。
“其實植物自身就會合成這類物質,只是種植戶為了提高果蔬產量及品相,又通過外源途徑添加了這類物質,正常劑量使用膨大劑,在果蔬成長中很快就被代謝掉了,即便最終殘留了少量膨大劑被攝入,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評論